🔎【免費參與.實體課程及線上課程】《錢穆故居素書樓講堂》 – 史傳與人生系列:「士與吏:袁盎鼂錯列傳.一」,姜義泰老師,114年06月21日

🔎【免費參與.實體課程及線上課程】《錢穆故居素書樓講堂》 – 史傳與人生系列:「士與吏:袁盎鼂錯列傳.一」,姜義泰老師,114年06月21日

🔎【免費參與.實體課程及線上課程】《錢穆故居素書樓講堂》 – 史傳與人生系列:「士與吏:袁盎鼂錯列傳.一」,姜義泰老師,114年06月21日

🚪報名網址任意門(歡迎報名參加/現場與線上同步進行):
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94ff3368030d8987aaa

西漢名臣袁盎與鼂錯,他們的生涯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人格。袁盎善於察言觀色,深諳人性微妙處與權力平衡,他的政治判斷非常敏銳,既能直言進諫,又懂得提供台階。鼂錯,則是擁有卓越的政治遠見和改革理想,可是他剛直刻薄的性格讓他輕視了政治運作的人情世故,終究點燃了七國之亂的火種。

〈袁盎鼂錯列傳〉將這兩個政治理念迥異的人物置於同一列傳中,並非偶然。對漢朝而言,袁盎和鼂錯均可謂忠心為國的公義之士,然而,他們二人私誼卻是水火不容。當鼂錯推動削藩,引發吳楚舉兵造反時,鼂錯在危機關頭仍試圖趁機報復袁盎,誣其意圖謀反,體現了其心胸狹隘的一面。與此同時,袁盎則建議殺死鼂錯以平息事態,雖具政治上的現實考量,卻也折射出其道德上的灰色地帶。

《史記》在此處的敘述頗為複雜。太史公並未簡單地將兩人歸類為忠臣或奸臣,而是以複雜的筆觸描繪了他們的選擇,既不完全否定他們的政治判斷,也不掩飾其道德缺陷。在這裡,我們看到了一個橫跨古今、反覆出現的課題:政治上的衝突,在善與惡、制度與人情、理想與現實的張力之外,最終,往往仍歸結於人性的複雜。袁盎和鼂錯殊途同歸的悲劇結局——晁錯因削藩遭腰斬,袁盎亦因諫言與人結怨而遇刺——正反映了人性糾葛中難以預料的殘酷本質。

袁盎與鼂錯的故事,不僅是兩千多年前的政治鬥爭,更是一面映照人生的鏡子。在堅持理想與面對現實之間,我們該如何抉擇,又該如何安頓人情的複雜與幽微?本篇列傳並未提供簡單的答案,但透過揭示人性的局限、盲點,使人得以各自領悟其中的智慧。錢穆故居誠摯邀請大家,在姜義泰老師充滿歷史臨場感與人文關懷的生動講授中,一同深入袁盎與鼂錯的生命軌跡,探尋屬於我們自己的處世之道。

📆活動時間:114年06月21日(週六),下午14:10 – 16:00

🏡活動地點: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勤樸樓五樓C508教室(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)、線上課程

👨‍🏫活動主講:姜義泰老師

🔔活動費用:免費

🚀線上課程資訊:
課程開始後,直播網址將公布於『錢穆故居 YouTube 頻道』及『錢穆故居 FB 粉絲專頁』,歡迎大家留言、討論!
—————
#史記 #袁盎鼂錯列傳
#袁盎 #鼂錯 #晁錯
#漢文帝 #漢景帝
#七國之亂 #削藩
#政治改革 #政治鬥爭
#司馬遷 #漢吏 #士與吏
#姜義泰 #素書樓講堂
#免費活動 #中國歷史
#錢穆故居 #線上課程
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