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穆先⽣研究中心
錢穆先生相關文獻蒐輯彙編目錄底本-期刊論文編
最後版本更新時間:2024年07月31日
篇名 | 作者 | 刊名 | ISSN | CN | 出版年 | 期 | 頁碼 | 作者單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"叛逆青年"錢玄同 | 劉宜慶 | 各界 | 1007-3906 | 61-1302/D | 2020 | 第3期 | 1 | |
"和"的藝術:京劇古典精神之一 | 蔣錫武 | 戲曲研究 | 1001-2923 | 1996 | 第53期 | 1-10 | ||
"思無邪"正解 | 周偉川 | 語文教學與研究(上半月) | 2021 | 第12期 | 157-159 |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永定分校 | ||
1935年的錢穆 | 張京華 | 中國圖書評論 | 1002-235X | 21-1035/G2 | 2007 | 第11期 | 38-44 | 湖南科技學院濂溪研究所 |
1935年錢穆《近百年來之讀書運動》分析 | 柳清文1;林勁2 | 檔案與建設 | 1003-7098 | 32-1085/G2 | 2021 | 第12期 | 85-87 | 現代快報社;江蘇省第二中醫院 |
1949年前張其昀的人際網路 | 鄭素燕 |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 1674-1374 | 22-1382/T | 2010 | 第5期 | 107-109 | 安慶師範學院,人文與社會學院 |
1949年前張其昀的人際網路 | 鄭素燕 |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| 1008-6021 | 34-1338/G4 | 2011 | 第1期 | 119-121,128 | 安慶師範學院人文與社會學院 |
1949年的錢穆:《師友雜憶》讀後 | 張京華 | 中國圖書評論 | 1002-235X | 21-1035/G2 | 2010 | 第11期 | 25-32,24,33 | 湖南科技學院濂溪研究所 |
1987年臺灣的古代文學研究 | 盧興基,王麗娜 | 文學遺產 | 0257-5914 | 11-1009/I | 1988 | 第4期 | 129-135 | |
1990年8月30日史學家錢穆在臺北逝世 | 教育與職業 | 1004-3985 | 11-1004/G4 | 2008 | 第25期 | 105 | ||
20 世紀上半期清學研究緣何引發關注探析 | 劉海靜 | 歷史教學問題 | 1006-5636 | 31-1016/G4 | 2020 | 第6期 | 58-65,193-194 | 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|
2002年西周及春秋戰國史研究概況 | 王澤文 | 中國史研究動態 | 1002-7971 | 11-1040/K | 2003 | 第11期 | 2-9 |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北京 |
2022年第7期書屋絮語 | 洵是 | 書屋 | 1007-0222 | 43-1243/G2 | 2022 | 第7期 | ||
20世紀40年代史學著述的評判標準問題——以審查意見為中心的探討 | 鄭善慶 | 南開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 1001-4667 | 12-1027/C | 2019 | 第1期 | 43-54 | 阜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|
20世紀40年代史學著述的評判標準問題—以審查意見為中心的探討 | 鄭善慶 | 歷史學(人大複印) | 2019 | 第6期 | ||||
20世紀上半期清學史研究的正反合 | 張昭軍 |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 1002-0209 | 11-1514/C | 2017 | 第5期 | 114-123 |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|
20世紀中國非常話語 | 餘世存 | 文藝生活(智慧幽默版) | 1005-5312 | 43-1143/I | 2008 | 第1期 | 50-51 | |
20世紀以來朱熹文獻學研究述評 | 江山 | 燕山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 1009-2692 | 13-1277/C | 2010 | 第4期 | 59-62 | 合肥學院圖書館 |
20世紀以來朱熹文獻學研究述評 | 江山 | 商丘師範學院學報 | 1672-3600 | 41-1303/Z | 2010 | 第11期 | 65-70 | 合肥學院,圖書館 |
20世紀夏商周研究的進展 | 蔣祖棣 | 考古學研究 | 2003 | 第0期 | 13-24 | 美國英特爾公司設計技術部;斯坦福大學 | ||
20世紀清代學術史研究回顧 | 武少民 | 東北師大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 1001-6201 | 22-1062/C | 2002 | 第3期 | 69-75 |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 吉林長春130024 |
20世紀清代學術史研究範式的歷史考察 | 陳居淵 | 史學理論研究 | 1004-0013 | 11-2934/K | 2007 | 第1期 | 87-97 | 復旦大學哲學系 |
20世紀理解儒家政治的兩種進路 ——再論錢穆與新儒家的關係 | 秦際明 | 福州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 1002-3321 | 35-1048/C | 2020 | 第4期 | 48-55 | 中山大學哲學系 |
20世紀陽明後學研究的三種進路——兼論陽明學的基本走向 | 王文琦 | 學術探索 | 1006-723X | 53-1148/C | 2016 | 第5期 | 14-20 | 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|
21世紀以來的莊子政治哲學研究 | 王玉彬 | 中國哲學年鑒 | 1004-3462 | 11-2935/B | 2022 | 第1期 | 93-106 |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、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|
[史學名篇]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 | 錢穆 | 紅旗文摘 | 2017 | 第3期 | 152 | |||
[文化名篇]中國文化是人類主義的 | 錢穆 | 紅旗文摘 | 2014 | 第3期 | 56 | |||
Self-help的另一種早期譯本 | 汪成法 | 讀書雜誌 | 0257-0270 | 11-1073/G2 | 2005 | 第3期 | 149-149 | |
WEB 2.0在香港學校圖書館中的應用 | 馬輝洪 | 中國教育資訊化 | 1673-8454 | 11-5572/TP | 2011 | 第24期 | 62-63 |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 |
“一塔湖圖”凝就的精神經典 | 新作文(高考作文智囊) | 1009-9433 | 14-1274/G | 2006 | 第3期 | 38-39 | ||
“一流”與“二流”之外 | 舒煒 | 北京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 1000-5919 | 11-1561/C | 1996 | 第4期 | 24-25 | 北大中文系 |
“三不朽”的關聯及其屬性探究 | 董金裕 | 長安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 1671-6248 | 61-1391/C | 2017 | 第3期 | 8-14 | 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 |
“上念前古,下盼來者” | 沙紅兵 | 讀書 | 0257-0270 | 11-1073/G2 | 2011 | 第3期 | 122-130 | |
“不倒翁”馮道官場投機術 | 冷成金 | 人民論壇 | 1004-3381 | 11-2961/D | 2011 | 第2期 | 78-80 |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;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學教研室 |
“不知宋學,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”——錢穆與清代學術史研究 | 陳勇 | 史學理論研究 | 1004-0013 | 11-2934/K | 2003 | 第1期 | 48-116 |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|
“不要叫我院士,請叫我老師” | 錢易 | 教師博覽(文摘版) | 1008-5009 | 36-1222/G4 | 2020 | 第1期 | 16-19 | |
“不隨”流俗的“醇儒”(上):呂思勉的語文教育思想 | 趙志偉,吳煒昱 | 福建教育(中學版) | 0427-7058 | 35-1017/G4 | 2012 | 第4期 | 46-49 |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;《福建教育:中學版》編輯部 |
“世衰道微”下一個大家庭的思考和應對(1924-1929)——以衡山聶氏“家庭報刊”與“家庭集益會記錄”為中心的考察 | 陳兆肆 |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 1674-2338 | 33-1347/C | 2017 | 第1期 | 59-74 | 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|
“中國式專制”抑或“中國式民主”——近代學人梁啟超、錢穆關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探討 | 張昭軍 | 近代史研究 | 1001-6708 | 11-1215/K | 2016 | 第3期 | 113-132,161 |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|
“中國思想史”研究物件討論之評議 | 蔣廣學 | 江海學刊(南京) | 1000-856x | 32-1013/C | 2003 | 第2期 | 141-147 | 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 |
“中國文化與科學”:錢穆、楊振寧時隔40年的對話 | 劉仲林 | 經濟社會史評論 | 2095-9842 | 12-1443/K | 2008 | 第0期 | 172-184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“中國最後一位國學大師” ——錢穆的養生故事 | 玲瓏 | 中老年保健 | 1002-7157 | 11-1015/R | 2019 | 第11期 | 48-49 | |
“中國的面具”:美國新儒學大家狄百瑞思想綜論 | 韓偉 | 國外社會科學 | 1000-4777 | 11-1163/C | 2017 | 第5期 | 121-129 |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|
“中華文學”與文學共和 | 劉大先 | 文史知識 | 1002-9869 | 11-1358/K | 2015 | 第6期 | 10-14 |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|
“中華道統思想的當代價值”學術研討會綜述 | 高地勇 |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 1000-5315 | 51-1063/C | 2022 | 第4期 | 207-208 | 四川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|
“中西史學傳統的繼承和創新”學術研討會綜述 | 王紅霞 | 史學史研究 | 1002-5332 | 11-1667/K | 2014 | 第1期 | 116-119 |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,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|
“五四”女學生的詩文 | 錢婉約 | 古典文學知識 | 1006-9917 | 32-1101/I | 2018 | 第4期 | ||
“五四”女學生的詩文 ——新發現的先祖母佚文佚詩 | 錢婉約 | 古典文學知識 | 1006-9917 | 32-1101/I | 2018 | 第4期 | 142-149 |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人文學院 |
“井田制之爭”中的蒙文通與胡適 | 李曉宇 | 蜀學 | 2008 | 第0期 | 66-75 |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| ||
“人之為學,不日進則日退”* ——歷代江蘇知名學人讀書方法概述 | 何雨琪 | 圖書情報研究 | 2222-1603 | 2022 | 第3期 | 25-31 | 南京大學資訊管理學院 |
顯示 1 到 50 條,共 3,809 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