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實體課程報名及線上課程】《錢穆故居素書樓講堂》 – 文化閱讀系列:「閱讀呂思勉:介紹《讀史札記》」,傅可暢老師,114年03月29日
報名網址任意門:
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94fe5c67a1ad61d7e28
呂思勉先生(1884-1957)是近代中國重要的史學家及教育家。他治學嚴謹,多次遍讀廿四史,但並不滿足於乾嘉考據,而是致力於融會貫通。他主張為學應結合現實,反對為學術而學術,不過自己遠離政治,一生淡泊。他曾自述:「予之立身行己,恆以古賢士大夫為模楷」,但他也說自己對馬列主義「深為服膺」。然而眾所周知,呂先生治學勤懇誠實,無疑是一位自成一家之言的學者。是以上述這些看似曲折的思索與態度,實際上既反映出了一個具體的時代脈絡,也彰顯了一種超越的生命典型。
呂思勉先生一生讀史,所撰寫的札記不下一百多萬字,向為學術界所推重。多年來雖曾陸續出版,但仍不免有所缺漏刪節。2014年,經過《呂思勉全集》編者的不懈努力,終於將呂先生的讀史札記完整收錄於《全集》第九、第十冊中,共計有七百五十七篇。全編按歷史順序分為五帙,分別為先秦、秦漢、魏晉南北朝、隋唐以下、通代。不難看出,呂先生的四部斷代史著作,正是在這些札記的基礎上所寫成的。
先生曾自述:「予小時讀書即有札記,迄於今未廢,閲時既久,積稿頗多」,又說「少時讀史,最愛《日知錄》、《廿二史札記》,稍長,亦服膺《十七史商榷》、《癸巳類稿》。今自檢點,於顧先生殊愧望塵,於餘家差可肩隨耳」,可見先生對札記的重視和工夫。因此,甚至有人稱這本《讀史札記》是代表呂思勉先生史學最高成就的煌煌巨著。
其實,錢穆先生也非常推崇「札記」。他曾說,自宋代以後,第一流的著作大多都是此類。因為這種體裁對作者來說,可以節省寫作的精力,用以讀書思索;對讀者而言,往往也能藉由短篇的精華獲悉更多的洞見。114年03月29日下午14:00,我們邀請大家蒞臨課堂與傅可暢老師一起閱讀《讀史札記》,一窺這位史學家讀書的獨到心得及筆記的融貫方法,或許更能從他手札中的吉光片羽,啟發我們讀史的靈感及視野。
活動時間:114年03月29日(週六),下午14:00 – 16:00
活動地點: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勤樸樓五樓C508教室(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)、線上課程
活動主講:傅可暢老師
活動費用:免費
線上直播資訊
課程直播網址將於課程開始後,公佈於「錢穆故居-YouTube頻道」及「錢穆故居-FB粉絲專頁」!歡迎大家在留言區提問與討論!
#呂思勉 #讀史札記
#筆記 #札記 #手稿
#日知錄 #廿二史札記
#呂思勉全集 #顧炎武
#免費課程 #歷史思想
#傅可暢 #素書樓講堂
#錢穆故居 #線上課程
【實體課程報名及線上課程】《錢穆故居素書樓講堂》 – 文化閱讀系列:「閱讀呂思勉:介紹《讀史札記》」,傅可暢老師,114年03月29日

0